我有個朋友是一個大學里的老師,我把他稱為李兄。昨天晚上李兄約我去喝酒,到了酒桌上,李兄先跟我來個下馬威,讓我把手機放到桌上,除了來電話之外,不能碰手機。
他說如果誰在沒有來電話的前提之下,拿起了手機,這頓飯就由他來買單。
我這位在大學里當老師的李兄是個人物,除了在網上寫些風生水起的文章,還喜歡研究人的心理。
我就是他的研究對象。看來今天這場酒沒有那么簡單。
我和李兄把手機都放在了桌子上。我相信自己還是有克制力的,在沒有來電話的情況下,我不會去碰它。何況還有這桌酒,我可沒錢來買單。他是大學老師,一個月的收入那可是不可小視的。
李兄瞇著一對小眼睛,透著冷光,似乎能通過兩個厚厚的鏡片看通人心。
我和李兄是十幾年的交情,早就心意相通,很是了解。我知道他又拿我當成了實驗品,在做他的社會測驗。
我一定要堅持住。
李兄出手大方,點了個烤鴨,又點了肥腸和腰花,都是我喜歡吃的。
別看李兄是位老師,說話卻是很接地氣,他說知道你們夫妻關系好,感情深,再給你點個生蠔炒韭菜吧。
我白了他一眼。
酒倒滿,開始喝。幾杯酒下肚,話便多了起來。我和李兄早有約定,在外面喝酒,只聊風月不談閑事。
旁邊有一桌食客,四個中年男人,大肚便便,也正在喝酒。這四位聊的熱烈。我豎起耳朵聽了幾句,他們正在聊廊坊近期出的一個關于商鋪牌匾的事。
我看了一眼李兄,他也聽到了那四人的說話聲。沖我搖了搖頭。李兄端起酒,說喝酒,喝酒。
我哈哈的笑出兩聲。
手機放在桌上,無聲無息。我知道不會有人給我打電話,我的愛人也不會。我在外邊喝酒,她從來不查崗,她相信我。
只是我卻總想著拿起手機看一眼,只看一眼就行。盯著手機,我不由自主的手便伸了過去。
剛碰到手機,李兄就笑了。我連忙把手縮了回來。看著桌上的烤鴨和肥腸、生蠔、螃蟹,我可不想輸了比賽,我可不想買單。
李兄指著桌上的手機,沖我說,他這是一個社會性實驗。現在的人幾乎已經離不開手機,他在做一個實驗,要看一看一個人能夠多久不碰手機。
我問李兄這實驗做了多久了,有什么結果嗎?
李兄說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發現一般情況下,15分鐘之內,一般人就會拿出手機來看一眼。
我想了想,把手機放到桌上,到現在,已經過去半個小時,看來我贏得比賽的機會很大了。
李兄卻把我的手機推到了我的手邊,說別難為自己了,能請你劉先生出來吃飯,就已經給面子了,怎敢讓你再來買單。
我哈哈的笑,拿起手機,掃了一眼。
李兄卻又說道,你剛剛看的什么?
我說只是看一眼,沒看什么啊。
李兄又分析著說道,這也是個通病。其實看手機并沒有我們需要得到的內容,只是一個習慣性動作,是下意識里決定的。手機已經從一個通訊工具成為了一個陪伴物,成為了現代人抵抗孤獨的手段。
現代人孤獨嗎?我問李兄。他是研究社會學的,更是對人性有著充分的認知。
李兄卻反問我,你說現代人孤獨嗎?
我想了想,點了點頭。
我忽然問李兄,那為什么現代人會孤獨嗎?現在種種的娛樂活動那么多,人怎么會越來越孤獨,會依靠著手機來安慰內心呢?
李兄看了看旁邊桌上的四位食客,他們還在激烈的討論著牌匾的事。
如果內心是一株樹的話,如何使之成為合抱之木,是一門大學問。豐盈的內心更需要不斷的讀書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