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作為當下最火的短視頻平臺之一,其算法規則一直是眾多創作者關注的焦點。近日,渠聯社在杭州線下課上,首次公開了抖音的最新算法機制和治理政策,這一消息無疑給廣大創作者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解讀。
一、算法底層邏輯大轉變
以往,抖音算法較為依賴標簽來推送內容。但如今,它幾乎不再依賴標簽,而是借助神經網絡計算,直接預測用戶行為,像收藏、復訪等行為的權重明顯增加。這意味著抖音更注重挖掘用戶的潛下意識,精準推送符合用戶內心喜好的內容。比如,系統不再單純依據視頻添加的房產標簽,而是綜合分析用戶對房產類視頻的收藏、反復觀看等行為,來判斷是否向其推薦相關內容。
二、流量分配機制“改頭換面”
從極速流變為緩速流,是抖音流量分配機制的重大改變。過去,作品發布后,流量往往在兩三天內集中爆發,熱度一過就很難再有新的流量。現在則不同,流量推送時間拉長至一周左右。這就意味著,若視頻的收藏量較高,后續還有持續爆火、流量疊加的可能。以之前爆火的一條長達7個半小時的紅樓夢相關視頻為例,它獲得了1000多萬點贊,這充分表明平臺越來越推崇有深度、有價值的內容。創作者不能再依靠博眼球、博流量的方式來獲取關注,而要把精力放在提升內容質量上。
三、粉絲優先推薦,互動才是王道
新發布的視頻,第一輪會先推送給粉絲。只有當粉絲的互動率高、反饋好時,視頻才會進入更大的公域流量池。這就要求創作者積極維護粉絲群體,不能對粉絲的評論和私信置之不理。比如,可以多在粉絲群互動,及時回復評論區的問題,增強粉絲的粘性和活躍度,為視頻獲得更多曝光機會打下基礎。
四、同量級PK,公平競爭新賽道
抖音為了營造公平的創作環境,實行同量級PK機制。比如,20萬粉絲的賬號只會與同量級的賬號進行數據對比,不會再與200萬粉絲的大博主競爭。創作者只需專注于做好同賽道、同粉絲量級的內容,發揮自身優勢,就有機會脫穎而出。這樣一來,中小創作者不必再擔心被大V“碾壓”,只要內容優質,就能在自己的“賽道”上發光發熱。
五、深度內容備受青睞,長視頻迎來春天
如今,講知識、文化、教育的深度內容流量至少增加3倍。10分鐘以上的長視頻,如系列教程、紀錄片等,只要收藏率高,就能持續累積流量。創作者可以抓住這一趨勢,制作有深度、有價值的長視頻內容,滿足用戶對知識的需求,從而獲得更多流量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