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電 (記者 孫秋霞)第137屆廣交會17日正在廣州舉行,中國人形機器人驚艷亮相,吸引全球客商目光。隨著技術加速迭代,人形機器人正從實驗室走進現實生活。專家認為,預計在未來三到五年內,人形機器人有望迎來規模量產與廣泛應用的重要階段。
本屆廣交會首設服務機器人專區,來自廣東、浙江、江蘇、上海等地的46家機器人相關企業集中展示人形機器人、機器狗等系列產品。

4月15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廣州開幕。圖為采購商與人形機器人合影。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據了解,部分人形機器人已開始進工廠“打工”,從事物料分揀、搬運和裝配等作業。人形機器人產業呈現出技術不斷進步、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等發展態勢。
根據《2025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業研究報告》,2025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達82.39億元人民幣,占全球約50%。2025年,人形機器人產業有望從“技術驗證期”向“規模化商用期”快速過渡。
魔法原子機器人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簡稱“魔法原子”)在本屆廣交會上推出人形機器人“小麥”,其綜合續航最長達5小時,當前已用于門店導購、工廠兩個場景,在工廠可執行產品檢測、物料搬運、零件取放、掃碼入庫等作業。
“人形機器人比拼的是工程能力、產品質量和成本控制,基于現有的數據大模型和技術的快速迭代,預計未來3到5年,人形機器人的成本將得到極大改善。”魔法原子銷售總監田罡介紹,面向家庭場景,公司正與合作伙伴一起探索居家養老、日常協助等應用方向。
本屆廣交會,鈦虎機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帶來一款人形機器人產品。該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人形機器人還在進一步開發,可在工廠做一些精細化操作,比如上下料、打螺絲等,今年以來已經賣出300多臺。
作為中國制造大省,廣東擁有較為完整的機器人產業鏈,并發展出以廣深佛莞為龍頭帶動的機器人產業集群。
廣東現代城市產業技術研究院首席專家羅學銘接受中新社采訪時表示,廣東在電子信息產業、智能制造等領域集群效應凸顯,形成了緊密協作的產業生態,為人形機器人產業提供了上下游產業支持。
廣州里工實業有限公司(簡稱“里工實業”)是廣州市重點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企業,近年來在番禺建立了“里工智能工廠”先進制造園區,該公司推出的兩款人形機器人產品已成功銷往海內外。本屆廣交會上,該公司人形機器人展示了分揀和大模型語音交流等系列功能。
“我們的人形機器人一直在進行技術更新迭代,目前已在工廠進行上下料、裝配等作業,今年第三季度,公司計劃在智能工廠全面部署人形機器人,實現全自動化生產。”里工實業相關負責人李志濤說。
當前,以DeepSeek為代表的AI大模型技術的快速迭代,讓人形機器人的智能化更上一層樓。而在應用場景拓展方面,產業鏈協同合作與標準化建設仍需持續加強。
羅學銘表示,隨著技術穩步成熟以及生產成本逐步降低,市場對人形機器人潛在需求將得以有序釋放,將加速人形機器人商業化步伐。預計在未來三到五年內,人形機器人有望迎來規模量產與廣泛應用的重要階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