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樓盤驚現'腰斬價'!老業主血虧70萬,開發商卻說合法清倉
四年前119萬買的房子如今只值40萬,南昌某小區業主群里炸了鍋。開發商突然甩賣100套房源,單價從1.2萬暴跌至4338元,這波操作好比周瑜打黃蓋——打的愿打,挨的愿挨。新買家連夜排隊搶購,老業主捶胸頓足算賬:現在賣房倒貼30萬,不賣看著別人撿漏。
國企開發商掀桌子
2021年開盤時吹噓"黃金地段"的樓盤,現在掛出4338元白菜價。工作人員理直氣壯回應:"國企也要資金周轉,剩飯還能熱三回呢!"對比隔壁民營房企死扛價格,這家國企倒是干脆,直接砍價三分之二。有業主翻出當年宣傳冊,"投資升值"四個大字現在看著像笑話。
剛需客與炒房客的生死局
提著蛇皮袋搶房的大媽笑得合不攏嘴:"這價錢在縣城都買不到毛坯!"另一邊,三年前貸款買房的王先生對著計算器發懵:月供4800元,房子現價還不夠還銀行欠款。網友分成兩派吵翻天,有人說這就是"擊鼓傳花最后一棒",有人嘲諷炒房客"活該被割韭菜"。
法律漏洞成護身符
開發商敢這么玩,全靠購房合同里藏著殺手锏。二十頁合同密密麻麻寫著"市場波動風險自擔",業主當初簽字的筆跡現在看著像賣身契。律師所曝出行業內幕:超過87%的購房合同都有"最終解釋權歸開發商"條款,這招比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更狠。
銀行放貸暗藏殺機**
當年評估價1.2萬的房子,銀行按七成放貸84萬。如今市值腰斬,銀行卻要求繼續按原額還款。有業主算過賬:繼續還貸三十年多付68萬利息,斷供上征信黑名單,怎么選都是死胡同。某支行經理私下透露:"我們按揭合同里寫了,房價漲跌不影響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