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在上海國際車展的聚光燈下,梅賽德斯-奔馳以28款重磅車型構建起電動化時代的豪華矩陣。面對行業變革浪潮,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銷售和市場營銷的蓋森,與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建軍,在接受封面新聞專訪時揭示了的轉型密碼:以“中國速度”加速創新轉型,用“奔馳標準”定義豪華本質。
速度與標準的平衡術
中國市場已從奔馳的“最大單一市場”躍升為“創新策源地”。蓋森指出,中國40歲以下奔馳客戶占比非常高,他們對智能化的敏銳需求正重塑全球研發體系。中國研發團隊主導的長軸距E級車上首發的導航輔助駕駛系統,從立項到交付僅12個月,刷新行業紀錄;全新純電長軸距CLA更搭載奔馳全新自研MB.OS架構,其中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功能域均由中國團隊主導開發,開創“以中國創新,領全球風潮”新模式。
蓋森(Mathias Geisen)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銷售和市場營銷
但速度背后是嚴苛的德系標準。“我們一向是能做100分,寧愿說90分,甚至80分的企業。”段建軍強調,奔馳充分把握全新純電長軸距CLA搭載的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在確保充分實地測試的前提下陸續開放,絕不讓客戶做“小白鼠”。
蓋森進一步強調“在智能輔助駕駛研發方面,我們是‘反向虛標’。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向消費者傳遞并強調: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是輔助作用,而不是接管作用。”純電長軸距CLA上市前歷經180多次實車碰撞測試,電池熱穩定性已滿足2026國標。這種“反向虛標”哲學,正是三叉星徽對安全承諾的具象表達。
中國專屬的思維進化
作為戰略級產品,純電長軸距CLA展現出奔馳對豪華電動車的重新解構。866公里CLTC續航與百公里10.9kWh電耗刷新能效標桿,豆包AI大模型更直觀、更人性、更善解人意,懸浮式設計的MBUX超級屏橫跨兩側A柱,10.25英寸的儀表屏、14英寸的中央顯示屏和14英寸的前排乘客顯示屏融為一體,構建沉浸式交互。安全維度更顯功力:標配11個安全氣囊矩陣,含同級獨有的前排中央氣囊和同級罕有的前排膝部氣囊。
這款“中國專屬”車型背后是研發思維的進化。車長4,763毫米,軸距2,830毫米,均比標準軸距車型加長40毫米,為前后排乘客提供了寬裕的空間,多源熱泵系統僅需1/3左右的電耗便可實現與輔助加熱器相同的制熱效果,進一步有效增加車輛在冬季的續航。“我們的立足點從來不僅僅是參數和技術,我們更關注的,是客戶真實的應用場景和情感需求。”段建軍道出真諦。從冬季續航痛點破解到空間需求洞察,奔馳正用“場景化造車”重構電動時代價值標準。
長期主義的戰略定力
面對“前年卷、去年難、今年又卷又難”的市場困局與行業亂象,奔馳2025年工作重點備受關注。段建軍直言:市場挑戰切實存在。今年,奔馳將從三方面破局:產品上,不局限于參數技術,深度契合客戶應用場景與情感需求,以全新純電長軸距CLA為開端開啟在中國市場上最強大的產品和科技攻勢,計劃到2027年推出7款中國專屬車型,同時恪守139年沉淀的“奔馳標準”。服務端,售后體系成熟,標準化流程嚴格執行,診斷技師培養堪比醫學博士培養體系,超870位高階診斷技師實力過硬。此外,依托中國數字化生態強化客戶直連,目前已有超930萬用戶注冊奔馳數字賬戶;同時與經銷商保持緊密溝通,攜手應對市場波動,塑造穿越周期的韌性,在艱難環境中穩健前行。